“林阡来得比我还晚。婚期不改,不利于的是他啊。”木华黎用西夏民众的弱小和敌意双管齐下,将盟军主力牵绊在西宁南部。他倒也人性,交代办完这件事后,便让阿甯待产“不必复命”。有件事他不知道以后要不要利用,阿甯腹中骨肉据说是林阡的,虽然宋盟不可能认。

        范氏倒戈的教训在前,令木华黎也不得不长了个心眼,一边试探阿甯能否完成重托,一边嘱咐拖雷的怯薛军好生留意。

        言归正传,西宁之战,移除林阡是第一要素。

        第二是拆百里飘云和慕容茯苓。

        

        吸取西凉府教训,金蛾山天池有处绝密围地,部署仅能给者勒蔑知晓,甚至还得给谢浮白、苏赫巴鲁一些假消息——这里木华黎倒不是为了肃清,只是混淆视听:百里飘云必须中计,祝孟尝和移剌蒲阿之类的援兵,也应该不觉有诈意气风发把林阡先锋开进坑,所以谢浮白最好死、苏赫巴鲁可以败。

        本来么,谢浮白这种怕死鬼,木华黎手里又没有生死符,只敢连哄带骗用这么一战。

        各种死伤都是逼真的,因为就是真的。就算宋谍实时递信,百里飘云醒悟的可能性都被压到了最低,而一旦百里飘云入伏,掉进者勒蔑的预设陷阱,正是被从慕容茯苓身边调虎离山。

        同理,慕容茯苓也不可能想到,速不台竟也是木华黎的投石问路;原以为背后关东是正面战场,结果被虚晃一招沦为侧面攻势,而本来用来演戏钳敌心思的婚宴,竟成了敌人欺身格斗的主阵地;来的不是勉为其难的闲人,而是配合表演的歹人!

        宋盟主要是想不到蒙古军居然敢“正面硬磕”,表面看,蒙古军确实没这实力。

        尤其是婚期逼近,阿宓的地脉仍来不及探清,绥远关西边的宋盟防御……情报确实是第一位,但情报的不足,兵法能补——能算准,就不必探。

        “调走林阡主力、百里飘云和石磐,慕容茯苓还剩什么防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