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阿绰尚在学习,正好就有杆两头皆锋的长枪反扑,应景至极!脸未及麻,“砰”一声那武器已被排宕,林阡持饮恨长刀继续教:“这武器名叫‘巴尔恰’。”那十二楼之一正要自报姓名,林阡已施“神游”将他攻势锁死,并以“万刀斗法”粉碎:“狗没名叫。”

        “巴尔恰”恼羞成怒,挤破头杀返局中,与“欺胡六”、“三尾掷枪”结阵击刺,三人三骑齐心将林阡围在中间,马打盘旋十回合,倒也能将林阡逼停,刀枪铿锵相撞,火电连番飘掠,三打一正要到反守为攻的关键时刻,斜路蓦地飞入一道符咒,“哧”一声划破空气,有寒光稍纵即逝。

        “宵小放着我来——”阿绰眼疾手快,抽身挥刀而上,将那偷袭林阡的符咒阻截,“师父只管冲阵!”林阡短刀不动声色地提速变招,几乎同时抵住背后比木华黎来势更急的另一道杀机,出自又一个十二楼的“卡拍瓦”小曲剑……不知是敌人太强还是自己带伤,他掂量得出这一战自己的极限是四个十二楼。

        幸有籍辣思义、辜听弦,挑过“乡德哈耳”三尖直形剑;嵬名令公、孙寄啸,堪堪把“那里磨”短剑制伏;林阡得以心无旁骛,遂色厉内荏着一人战四,左右开弓,绞剑缴枪,明明打得吃力,却装成不费吹灰之力。

        

        比武胜负影响兵将拼搏,不多时战线便大幅前推,诸将战衣上涂泥抹灰再加战场开阔,能避过蒙古军的火焰发射器,然而盟军很快再度受阻,只因情报不可能覆盖每个细节——这阵地准备充足,一踩就是一陷马坑……

        无妨,林阡即刻动用折叠式架桥车和火器,炸沟填壕,跨堑越河。除此还有土布袋、鹅车、云梯之类,数面拥迫,攻势复炽,战马嘶鸣,杀声如雷。

        木华黎倒也有所预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阡,早知堑壕拦不住你,然而脚下、头顶,你如何两全?”

        “木华黎果然学了不少攻防学问,像什么‘用生牛皮蒙护、则矢石不能杀伤砲手弩手’,还是你们跟金军战斗的经验吧?”嵬名令公三度受阻,懊恼不已——敌懂兵法,如何可以硬拼?纵然带了飞梯,每每想要登临高地,即有巨石如雨而下。

        “教他知道,学无止境!”林阡却豪气大笑,单兵弩的霸主,向来都在南宋、在川军,“神臂弓给我架起来,箭上点火,烧他牛皮!”孙思雨等人应声而动,虽然他们人数不足万,但在西夏军数万重甲中,无异于轻灵战法点缀。

        主帅垂范,川军立从,射程与威力远超西夏军、熊熊燃烧的火箭从更高处轰砸,立竿见影烧死烧伤前沿阵地数百蒙古砲兵弩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