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罗休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建设,各类底层资源的提供已经非常完善。

        各种矿场的资源正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的送入熔炼厂,在祝融号外出勘测的这段时间里,飞船基地附近已经建起了十座熔炼厂,能够满负荷的生产铜、铁、金等金属锭。

        而硅矿附近的熔炼厂也已经达到了三座,正夜以继日的向旁边的制造工厂提供着精炼硅。

        已经不用担心资源问题的罗休,在开展赤道工程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再精打细算了。

        当第一批的运输车将十八座太阳能板送到赤道附近后,仅仅三天时间,罗休在赤道点附近铺设了一万三千座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由于体型巨大,所以每座的间距相隔足足有十五米。它们沿着赤道线附近一左一右分别矗立,并不断朝着赤道线两侧铺设而去。

        这一万三千座太阳能板建设起来后,在火星的赤道线上就形成了一道长达一百三十五公里,黑里透蓝的行星腰带。

        不过现在这腰带对于火星来说还是太短了一些,毕竟赤道长度长达两万两千公里,想要将这行星腰带的两端连接起来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而罗休之所以将大量的资源倾斜在太阳能板的生产上,主要还是一座相比能量传输塔更加巨大的建筑会被列入生产清单。

        那就是星舰人类在脱离游弋舰队时自行开发的行星屏蔽器。

        行星屏蔽器建成之后会,其高度会达到5600米,在启动和运行的时候也会消耗大量的电力。

        而以火星的大小,需要至少六座行星屏蔽器才能完全将火星覆盖,从而在天鹅座游弋舰队的探测波中隐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