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昨日没有出宫门,听了几个官员关于战事的奏报,之后便一直在上书房看书解闷,见了翰林程济和溥洽和尚。”

        中年人闻言眼前一亮:“果然!”

        他忍不住激动,四下踱步,终于小声对那管事道:“朱允文这是准备要跑了!”

        管事的闻言大惊,“可……京里不都在说皇上要和京师共存亡吗?”

        中年人哈哈大笑,为自己猜出朱允文的想法十分自得,摇手道:“那是方孝儒不让他走,朱允文可没那么傻,京师能不能守住,他猜也猜到了。”

        “程济和溥洽,都是朱允文最亲信之人,一日连召两人,他们很可能就在商议逃离之事。”

        “至于让那王东查案也就十分好解释了。如今京城里的军士不下十万,各路勤王人马来源驳杂,并不可能一起投向燕王那边做内应,必然是各种势力交织的。”

        “朱允文若是想与京城共存亡,此时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要和光同尘,不管手下文臣武将是何想法,他都要表现的拉拢亲近,让有心死守的人更加忠诚,让想投靠燕王的人,也会因受了他的恩惠而被燕王猜忌,增加他们投靠的困难,,而绝不可能大肆查案引起众人紧张。”

        “但若朱允文想要跑,他就该害怕潜伏在京师的燕王内应会把他逃跑的情形撞破了,所以才会一定要找到我们。”

        那管家闻言恍然大悟,不禁道:“主上英明,原来皇帝是这么个主意。接下来该如何?”

        那中年人笑道:“朱允文虽然明面上是皇帝,但燕王的攻势猛烈,现在他在京师里说话又有几个人会下死心去遵从?无非阳奉阴违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