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枝在明代历史的存在感很低,少数记载就是他当过勋卫和前军左都督,都是典型的荫官。大概在李文忠生前就已经决定主力培养李景隆作为李家的接班人,而他给二儿子起名“增枝”,意思就是为家族增枝散叶,大概也没啥更多期待了。其实李文忠的三儿子也是走的这个起名路数,叫做李芳英。

        李增枝也很争气,完美的做到了父亲的要求,成为了一个混吃等死的官二代。这人在明史里最大的一次亮相机会就是在朱棣将李景隆削去爵位的时候,文官弹劾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在荆州利用职权贪腐无算,建立了许多田庄,豢养童仆千百户,然后就把李景隆坑倒了。

        虽然弄倒李景隆显然是朱棣的授意,可是作为弹劾案中唯一拿出来的铁证,李增枝在荆州的贪腐大概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搞笑了,因为李景隆在永乐二年就被搞倒了,他这个靖难第一功臣的名号总共才戴了一年多,而李增枝永乐年间才升官去的荆州,也就是说这货最多最多也是在不到一年间就在新官上任的荆州弄下好几处庄园,而且还配套弄了几百上千佃户农奴,贪腐效率实在有点夸张。

        面对这样的主,王东也明白了,如果自己拒绝把青铜镜给他就会得到二级任务的原因了。好在这家伙还有点底线,否则哪怕他直接上手生抢王东也拿他没办法。

        “那就如此吧。”

        针织闻言大喜,都不用小厮动手,自己就把身上的东西全部掏了出来,一件一件放在了桌子上。

        王东一看,乐了,李增枝出门带的东西还真不少。蛐蛐笼子,荷包,香囊,小熏炉,扳指,玉佩,折扇……身上的东西弄下来能原地摆起一个古董摊。

        脸上装出悲切神情,王东暗暗在那一大堆东西中寻摸,很快看中了一个用羊脂白玉雕的小玉佩。

        看这白玉的润度虽然差了一点,而且从李增枝无所谓的态度上看,这东西显然不是李增枝钟爱之物,也就是他平时出门随手带上的小玩意儿,但王东却知道这东西放到现代时空,没个十几万下不来。

        正当他想要提出拿那个玉佩交换时,王东的眼睛突然扫到了另外一个东西,继而眼神不禁一凝。

        “这是元青花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