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做法是,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更准确的说,是朝中这些掌权的东林党人无奈让他上位的,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只有熊廷弼才有可能挡住老奴的兵锋,所以他们才没有反对熊廷弼再度走马上任。

        可他们哪里是愿意吃亏的主?他们在这里做出了妥协,那必然要从其他方面捞到足够的利益。

        于是时任广宁参议的王化贞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不管是论资历还是官职,他都是接任的最佳人选,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东林党的核心成员。

        他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熊廷弼立功的,因为在这些东林党人的眼里,除了他们这些所谓的清流,其他的都是敌人。

        熊廷弼身为老资格的楚党官员,又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自然是他们的重点关照对象。

        王化贞在任广宁参议之时就和诸多将领和大户打好了关系,他为了获得这些人的支持,与这些人达成共识,你们走私也好、吃空响也好,我都不管。

        而熊廷弼是什么人,他岂会和这些人同流合污?他恨不得把这些通奴卖国的人全部杀了。

        于是大明朝最著名的经抚不和就发生了,熊廷弼要守,王化贞就要主动进攻,熊廷弼要进攻了,王化贞又要守。

        而因为他们两个对待那些将领大户截然不同的方式,直接导致熊廷弼这个经略变成了光杆司令。

        大部分人都附庸到了巡抚王化贞的麾下,熊廷弼除了能指挥自己的标营和亲兵以外,其他的文官武将根本不买他的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