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之言确为最稳妥之策,但朕等不了这么久了,如果错过这次机会,那不知又要等多久。”

        “洪武年间,太祖皇帝亦实行过改土归流,但最后却是彻底失败,土司们更是借此助长了几分气焰。”

        “诸位以为太祖皇帝真的拿他们无可奈何?太祖的开国军队,天下谁人能挡?强如蒙元骑兵都只能远遁漠北,要灭这些个土司何其简单?可为何不如此做呢,那是因为这些土司占据着大义。”

        “当朝廷的实力强大时,他们比任何人都要乖巧,可当朝廷威势不在时,他们相比建奴和鞑虏更为可恨,最可恨的是,朝廷还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众臣都心里明白,皇帝说的句句属实,朝廷对于土司的掌控力实在是太弱了,而当土司们意识到朝廷日落西山时,立刻就会起兵造反,企图割据一方。

        当年的杨应龙不就是如此,朝廷远征西北和朝鲜后国力大幅度下滑,国库存银消耗的所剩无几,精锐部队更是死伤惨重,可他实在是太高估自己了,就算是日薄西山的大明朝,一样能一只手掐死他。

        稍倾后,朱由校又说道:

        “你们刚才也说了,无故出兵征伐必然惹得天怒人怨,可要是不以武力进行镇压,改土归流如何能够成功?太祖立国之时没有干成的事,朕现在就更不要想了,朕自以为不如太祖多矣!”

        “而自太祖以后,两百多年过去了,历代皇祖对土司再未实行过改土归流,到了朕这一朝,土司早已呈尾大不掉之势,朕绝不能在放任他们继续做大,也绝不能出现第二个杨应龙,祸害我皇明百姓和天下民生大计!”

        “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平何以定关外?建奴与鞑虏只是阻碍我大明朝繁荣昌盛的绊脚石而已,内部的腐败、畸形的制度才是致命要害。”

        “大汉朝时,汉太祖刘邦白登被围,吕后无奈只得派使节向匈奴大单于求和纳贡,受尽屈辱,吕后更是被大单于书信侮辱,而吕后也只能赔着笑脸相迎,继续送钱送粮送女人。”

        “孝文皇帝堂堂一代英明神武的雄主,可他又何其屈辱?孝文皇帝几欲下令出师反击匈奴,可最后都被快马追回令旨,这是为何?”

        “那是为了民生大计,为了稳定内部,铲除那些居心叵测的诸侯王,可谓费尽了千辛万苦,直到景帝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朝才真正安稳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