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历史有很多,传世天下的人物也很多,但是若是说及对一个人的历史能够一个大概的了解,似乎也就仅限于一件事情。

        比如,戚继光。

        他的事情就是抗倭!

        “各位,有谁知道戚继光跑北边干嘛去,他不是抗倭的吗?难不成还要去抗金?”

        “抗金?现在北方有金朝吗?”

        “呃,这个问题,有请下一位。”

        “貌似北方就是濛古吧!那个时候应该属于鞑靼,对,应该这样叫。”

        “楼上的我查了下度娘,根据度娘显示,1568年的明朝北方有鞑靼与瓦剌,其中与明朝接壤的有俺答部,估计戚继光就是去防守这家伙的。”

        “呼,牛掰,这都会去查,坐着等答案不香吗?”

        叶迟开口道:“此次兵部针对此次调度经过一番考虑与应对之后,最终以戚老将军一人北调先任神机营副将,俞大猷老将军固守南方。此刻戚老将军的老上级谭纶早已在北部总督辽、蓟兵马,且已经招募了步兵一万余人,浙江兵三千人,得知戚老将军调往北地,于是欣然请求由戚老将军带兵。”

        “北调一事本是没有那么容易,肯定会有很多人看不顺眼,不过一切要感谢当今天子圣明,授予老夫都督同知职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宜,这让总兵官以下都要受到我的节制,真实有了天子之权,才有了老夫的用武之地啊!”戚继光一生感慨后不由又道:“可是,等我到了蓟州之后,才知道这里是什么样的地方,想要做好辽蓟一带的防务,却是要下一番功夫啊!”

        “这个小子知晓,简单来说就是七弊六失四无益。”叶迟这可是做好了功课的,当初写关于抗倭小说,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自然对这些清楚的明了的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