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是杨信闲暇时期唱出来的,就是著名的《THEMASS》,又名弥撒,没想到被这名普鲁士教官给记了下来,并谱上了五线谱成曲。帅气的军服加上明显哥特式的激昂战曲,彻底征服了这位教官的战友,得到了他们一致的青睐,并渐渐流传开来。

        最终,这封长长的信件出现在普鲁士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的办公桌上,老毛奇认为不管是军服还是战歌非常契合此时的普鲁士军队,老毛奇还认为,这样的军服配上这样的战歌能大大提升部队的士气,更是能将部队的战斗力提升至三至五成。

        于是,这封长长的信件又出现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办公桌上,其实现在严格说起来,不应该称威廉二世为普鲁士国王,应该称德意志帝王,因为普鲁士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在既定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并把德意志统一的发展打上了君主和贵族派的烙印。

        只是因为这些事情是近几年发生的,人们仍然下意识地称其为普鲁士,更何况此时的东方世界对西方不甚了解。

        德皇被帅气的军服和激昂、磅礴大气的战歌惊呆了,召开贵族会议,俾斯麦、老毛奇、小毛奇等均到场,认为军服和战歌是为自家的部队量身定做的,但视荣誉为生命的贵族和军人们做不出直接抄袭过来就用的事情。

        于是,经过多次商谈,再参考这封长长的信件中,这位教官所描述的经历,从而推断出,杨信也是位立志于推番旧制,一治国家之人,从某些角度来讲,与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经历和精神有些类似,再加上军服和战歌彻底征服了所有的贵族和军人,德意志从德皇威廉二世到列兵,天然地将杨信归于自己人的行列。

        德皇威廉二世和老毛奇、俾斯麦达决定,派遣人去远东这个古老国度与杨信见面,但派遣什么样的人三位却有了分歧。

        老毛奇认为应该派出的人以军方为代表;俾斯麦认为这是外交事件,应该以外交官为主;德皇威廉二世认为杨信有贵族的品质,应该以容克贵族为主。

        最终,三位经过商议,派遣一位既是贵族,又是军人,还是外交官的弗朗茨·约瑟夫·赫尔曼·冯·帕彭,前往,帕彭是位伯爵,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前往远东,也算很看得起杨信了。

        毕竟,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杨信只是远东大清帝国的六品武官,还是捐的,没有贵族身份,说好听点就是个军阀,而且还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军阀了。

        这位帕彭伯爵是以做生意的名义前来远东大清帝国,并且得知杨信信息的德皇威廉二世,还为杨信准备了一万支枪,一千万发子弹,同时还为杨信亲手打造了一枚顶级的铁十字勋章,这些既是礼物也购买军服和战歌的付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