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一来一回,仅互通消息就耽误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直到郑成功退出长江口,江南局面基本稳住,朝廷才腾出手来顾及到两广地区。

        然而那时已经是农历九月中旬,阳历十月初的事情了,到了那时,朝廷确实开始调集粮草兵马支援广西沿海,然而这些准备行动又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因此,实际上在一六五九年的年底之前,雷州城和半岛沿海诸县都能够控制在陈上川的手里。

        历史的机遇就是这样出现的。

        事实证明,对于澳洲联邦而言这是十分关键的半年,在这段日子里,前后一共有十二万余难民登上了澳洲人的船队离开了雷州半岛。

        这个数字大大出乎红楼方面的预料,根据后来朱北国和魏鸿他们的估算,差不多就是把雷廉高沿海诸州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给运走了……

        具有先见之明的朱北国还进一步认为,另外一些让我们获得大量移民的历史机遇已经迫在眼前----或者说,虽然几年后发生在大清的迁海令是我们获得大量移民的历史机遇,但是我们在雷州半岛的实践证明,哪怕就是在当前,清廷对沿海地区的控制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力,关于这一点,不仅有大量的旧世界历史记载做佐证,还有我们在雷州半岛与陈上川成功的合作可以证明。

        现在,朱北国也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大清要做那种在外人看来十分愚蠢的行为——迁海。

        对于朝廷而言,既然那是一片自己无力完全控制的地区,那么就不能资敌,因此“坚壁清野”就是一个好方略,也是不得已为之的方略,不然的话,坐看沿海地区资敌做大,那就会动摇大清对内陆的统治。

        如今郑成功入寇长江,兵锋直指江宁城下,不就是沿海地区为敌所用,最后做大的明证吗?

        显然,清廷的弱点,就是我们的优势,既然看清楚了这一点,那就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提前对大清控制下的沿海和内陆开展各种事先布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