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五岳之一封禅之地,历代帝王皆来此封禅祭祀。

        泰山封禅源于上古,多年过去早已形成完整的礼仪程序,按照《史记·封禅书》记载,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锄地,报地之功曰禅,天上地下都要敬到嘛。

        为保证封禅大典顺利进行,早在半年前朝廷便下令,命泰山郡守府整修山道,搭建祭坛。

        大魏的国力远超秦汉,工程方面的实力和经验同样远非前朝可比,朝廷只需派个礼部的官员过来指导,剩下的郡守府就能搞定,不需要向前朝那样劳师动众。

        一切准备就绪,封禅之日到来。

        这天早晨,皇帝与皇后身穿冕服,在百官的簇拥下赶往泰山山顶举行封禅大典,与之同去的还有明教镇的三位老者及金毛狮王的孙子李洛。

        前几天说过邀请人家,虽是醉话,堂堂天子也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此次出行没有开汽车,而是乘坐马车,一来他们是坐火车到奉高的,奉高城内没有足够的汽车给他们用,二来封禅乃是上古仪式,朝廷那群老顽固一致要求复古礼守传统,上了年纪的曹昂也从改革派变成了顽固派,君臣一拍即合,便愉快的决定了。

        曹昂一向不喜欢奢靡,出行大多以前微服私访为主,偶尔有重大活动才带仪仗,但也是做样子居多。

        这次却不同,仪仗之盛别说大魏,恐怕商周秦汉加起来都比不过。

        皇帝的仪仗名为卤簿,出行的目的不同,活动场合不同,皇帝身边的随员数量,仪仗形制同样不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礼制规定执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