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的种焊接方式主要是以锡焊为主,偶尔有可以铜焊的技法,但这可是比炒钢法更加秘而不宣的独门手艺,想找都没地方找去!

        不过即便能找到会焊接的老师傅,锡焊和铜焊的强度也无法满足电动车的需求,所以肖恒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成熟的铆接路线。

        而接下来的技术问题则是轮胎……

        此时的牛车马车乃至新出现的自行车使用的都是木轮,顶多在木轮外卖再包一层铁。

        普通木轮的结构对于牛车来说还是够用的,而当它被应用到马车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根据这段时间的试用报告来看其磨损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使用场景,不足正常寿命的三分之一,就算经过修理延寿但也不过是勉强接受的程度。

        然而这样的轮胎在面对摩托车的使用环境来说,还是太脆弱了些。

        在肖恒的设想中,电摩骑士可是要取代骑兵的存在。那么这就必然涉及到了野外环境的使用……而众所周知,越野是所有使用场景工作环境最恶劣。

        这不仅仅对减震、整体结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让木质轮胎完全被肖恒踢出了选项范围之外。

        那么,如何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制造出能够符合越野情况的合格轮胎呢?

        带着这个问题,肖恒也上网查找了许多资料,然后他就找到了轮胎的另一个技术路线——无气轮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