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对……似乎还有哪里不一样……

        “这是美声唱法?民俗唱法?”旁边赵兴盛也目瞪口呆。

        小白什么时候学的!

        声音的洪亮,一直是歌者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为了追求声音的洪亮,就要将体内的共鸣腔发挥到最大的程度,放大某些频率,缩减某些频率,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在刀刃上。

        泛音频率的趋同,也意味着音色的趋同,一旦歌手的共鸣开发到了极限,一个人本来的音色,就被掩盖了。

        所以那些美声的,民俗的唱法,听起来简直是千人一面,远没有流行歌手浅斟低唱的音色有特点,好听。

        所以有人就觉得,民俗唱法,美声唱法哪里好了……

        那些春节晚会啦,国庆晚会啦,唱的那些东西,一点也不好听!

        土不土,俗不俗?

        但如果离开录音棚听听现场的话,就知道现场演唱的时候,美声或者民俗唱法的歌手,能把某些没有共鸣的流行歌手打得妈都不认识。

        一开口,什么声音都能压下来,调音师都拯救不来的那种打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