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流行歌手的歌,你在现场听的时候,嗑个瓜子可能就听不清词了。

        但美声唱法或者民俗唱法,你嗑石头都能听到。

        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对3000hz左右频率的声音,是最敏感的,只要极小的音量,都能让人的耳朵觉察到。

        在国内的歌手,结合来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发展出现在的“民俗唱法”之前,国内现场演出使用的传统民俗唱法,被鲁迅先生称之为“鸡猫子嗓”,没错,干涩、刺耳、简直像是捏死猫一样的声音。

        谷小白若是穿越回去民国之前,就算是没有系统,说不定也是一代歌圣。

        这种唱法,本质上也是为了追求3000hz频段的泛音,好让众人在格外嘈杂的环境中,听到歌者的声音。

        毕竟3000hz的声音,若是放在钢琴上,已经是g7了,比维塔斯那堪称海豚音的c6还高了快两个八度!是人类本嗓不可能企及唱到的高音,只能用哨音,才可能发出这种高音。

        谷小白的唱法,第一时间,就让邓品和赵兴盛想到了许多的声乐名词。

        但却都又有所不同。

        即便是共鸣聚集在3000hz的频率,但是在谷小白的音色之中,在中频之上,高频之下,依然还有几道格外凝聚的泛音,不曾被消弭掉。

        这依然是……谷小白的音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