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混朋友请食饭,还是东征灭秦,心中必须要有备选方案,方采取行动。

        世人皆言细节决定成败,刘邦心中的细节便是可胜者精选两个,退路者一个。

        如果请狐朋狗友饮酒,所选之地,一者父母家,一者兄长家,一者酒肆女主,免得长吊一棵树,打脸。

        如父母兄弟皆不可靠,那可依靠的酒肆女主亦不可单一。

        刘邦同样遵循这种内心的想法,总感觉仅逮着一个主使劲坑,肯定会惹毛对方,故而刘邦的赊酒的地方同样是三个,曹氏酒舍,王媪酒肆(酒舍),武负酒肆。

        一个赊一段时间账,便换另一家。

        好在让刘邦(本书在刘邦成为沛公前一直成为刘季)安慰的是,岁末此三家常折券弃责,刘邦一年白食白饮,居然交友的成本大大的降低。

        此乃刘邦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更意外的获得一个儿子。

        虽然刘邦在中阳村的百姓眼里没有正经职业,更无人家愿将女儿下嫁于他,但刘邦并没因此而降低娶妻的要求。

        直到曹氏为刘邦诞下一子,依旧没有娶曹氏的念头和趋向。

        曹氏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还是有一丝丝不快,但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周礼崩坏,但终究寡妇门前是非多,他想博得名分,终究是有难度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